《文化和旅游產業前沿》(第八輯)
《文化和旅游產業前沿》瞄準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理論和實踐前沿,堅持在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領域深耕8年,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細分板塊,得到了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領域政產學研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第八輯涵蓋以下六大版塊:
一、數字文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北本┐罅Πl展數字文化產業有利于輻射帶動全國文化建設、驅動首都經濟社會發展、并有助于提升文化國際影響力。當前,北京數字文化產業多項指標名列全國之首,已經進入提質階段,以北京為首的數字文化產業“一超多強”格局已經形成,隨著新基建提速及新興技術不斷更迭,北京數字文化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
二、文旅融合。1、文旅融合催生新業態,有助于增加旅游產品供給,調動文旅產業創新活力,“旅游+”民族演出、研學等九種新業態開拓了文旅產業的新思路,推動了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融合發展,促進了產業升級轉型及迭代發展。2、高校作為當代社會智力和人才最密集的機構,具有服務鄉村振興、推動文旅融合的優勢。清華大學文化創意發展研究院和中共浮梁縣委、浮梁縣人民政府創新提出以鄉創特派員制度為核心的浮梁模式,并設計了“四駕馬車”鄉創驅動體系,以文創科創雙創為驅動,助力文旅融合和產業振興。
三、文化金融。文化金融的發展潛力巨大,要解決文化金融的一些根本問題,需要金融科技承擔重要角色。依據文化金融科技應用場景化兩條路徑的優劣,要重視文化金融場景應用的三個重要領域,包括文化產業供應鏈金融、文化消費金融及文化貿易金融,特別是文化金融的金融科技應用需要在監管支持下創新。
四、媒體傳播。1、文字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數千年來人類以其獨到的思想價值,對傳播人類文明發揮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通過分析楔形文字、希伯來文、梵文、拉丁文和中文五種文字及著述的文化傳播狀況,可以看出文字對推動人類文明發展所作出的巨大貢獻。2、“鄉村網紅”的創新傳播,既有利于傳播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又助力農民脫貧致富和鄉村振興,并將在公共外交、跨文化傳播上作出獨特的貢獻。
五、文創綜合。1、文化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過程中最廣泛、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充足的文化底氣,這種底氣源自中國文化堅韌的生命力,源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的文化制度,源自黨領導下的國家文化治理的有效探索。2、新發展階段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必經階段。需要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五大重要特征,深入貫徹五大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文化發展新格局,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文化強國建設新征程。
六、區域文產。1、加強區域文產發展、建設區域文化產業帶,形成區域文化產業發展新格局,是“十四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任務。2、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對推動文化企業改革發展提出新的要求,需要不斷完善制度和政策體系,形成政府、企業、社會三者協作、共同推動文化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良好格局,促進文化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