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中國智庫高質量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王春燕)3月8日,“全球治理與中國智庫高質量發展論壇”在京舉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操曉理,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荊林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副主任操曉理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
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荊林波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
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機遇與挑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自2015年以來,《關于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意見》《關于社會智庫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等一系列支持智庫建設的政策密集出臺。
操曉理對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的工作給予肯定,提出智庫高質量發展要以堅持正確方向為靈魂,以有效服務決策為宗旨,以專業化為發展路徑,以提升研究水平為根本,以推進供需對接為關鍵,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以強化人才培養為基礎,以服務對外戰略為己任。希望智庫界進一步加深對智庫建設規律性的認識,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理論和話語體系,為智庫建設提供更加科學有力的理論支持。
通過介紹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建立與發展情況,及其在智庫評價方面做的工作,荊林波提出,從近幾年我們對全球及國內智庫評價研究來看,目前,智庫有四大難題需要破解,即如何保持智庫的獨立性,如何推動智庫的多元化發展,如何提升智庫的話語權和議題設置能力,以及如何消解逆全球化對于國際交往的影響。
“近年來,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建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取得了世所矚目的非凡成就?!敝新摬慨敶澜缪芯恐行闹魅卧狸柣ㄕJ為,與此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當今世界已進入一個新的動蕩變革期,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演進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持續上升,全球治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百年變局的時代背景和民族復興的使命任務,對中國智庫的未來發展提出了很多新的課題和要求。重任在肩,需要各智庫攜手努力,提高思想創新能力,增強國際交往能力,加強輿論塑造能力。推動智庫更深入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助力提升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主任岳陽花發言。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
王志勤談道,未來,應進一步完善智庫體系建設,著力加強專業化研究、強化決策服務能力建設。根據國家現有實際需要,強化科技自立自強服務能力,強化安全保障服務能力和對外工作大局能力建設,強化軟硬件實力建設,加強智庫間交流合作。
以全球視野促智庫高質量發展
智庫在國家治理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為國家治理體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是國家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
基于目前國際國內智庫建設實踐,新華社研究院院長劉剛提出,應以全球視野促中國智庫高質量發展。他說,服務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需要中國智庫進一步提升以全球視角建言獻策的能力,加強面向全球交流傳播的能力,進一步借鑒國外智庫的先進經驗,提升自身建設水平。
新華社研究院院長劉剛發言。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劉冬梅表示,科技領域智庫建設一定要保持堅定的政治方向,夯實智庫理論根基。立足專業特色,強化決策咨詢。持續推進智庫建設改革創新,不斷提升內部管理效能。加強科技戰略咨詢國際交流,推動開展國際合作研究。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劉冬梅發言。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
當前,全球治理正在面臨著深刻變革,國際力量對比在深刻調整,全球產業鏈重組步伐加快,全球經貿規則面臨重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喬標認為,中國智庫應更多投身到全球治理的研究中來,特別是要從我國產業發展角度出發,圍繞全球經貿合作、區域供應鏈建設、綠色低碳發展、全球能源安全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展開深入研究,真正成為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思想源泉。積極承擔起輿論引導功能,發揮對外傳播作用,真正講好中國故事,消除國際輿論對中國的誤解、曲解。發揮橋梁溝通作用,成為促進國際合作的助推器。加快構建全球治理知識體系、話語體系、合作體系,通過智庫研究和交流,提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理念、機制、政策。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喬標發言。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朱耀垠提出,新型智庫建設,應堅持超前預判和政策解讀相兼顧、數字能力與理論思維相促進、全球視野和中國特色相融通。要全面掌握國家相關政策,加強多學科多領域信息互通和合作攻關,拓寬信息來源渠道,加強對國外智庫發展機制的研究和借鑒。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與社會發展研究院教授朱耀垠發言。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
論壇由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主辦,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機構與智庫評價研究室承辦。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中國人民大學、盤古智庫、阿里研究院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論壇。
會議現場。中國社會科學網記者朱高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