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所李偉東副研究員譯作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
美國學者、著名中國問題研究專家戴慕珍(Jean C Oi)的專著《中國鄉村起飛:經濟改革的制度基礎》《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Economic Reform 》經我院社會學所李偉東副研究員翻譯,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于2021年11月出版。
戴慕珍(Jean C Oi)系斯坦福大學政治學教授,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弗里曼·斯鮑格利國際問題研究所高級研究員(Senior Fellow at the Freeman spogli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威廉·哈斯中國政治教授(William Haas Professor of Chinese Politics),斯坦福大學中國項目主任,曾任北京大學斯坦福中心主任。戴慕珍的專著《Rural China Takes Off: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Economic Reform 》由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初版于1999年,此次是首次譯介到國內。
作者認為中國經濟奇跡的核心是農村大規模工業化,中國農村工業迅速騰飛首先是地方政府企業家精神的結果。地方干部對改革創新的反應意味著什么?這是該書提出的中心問題。該研究試圖解釋中國制度變革如何——特別是通過改變財政流和財產權利——促進地方干部在社會主義體制下追求工業增長,也試圖去理解如此增長的政治后果。
該書共有七章。導論章作者首先梳理了國家和發展的關系、代理問題、財產權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地方政府法團主義、激勵和變遷等關鍵分析概念,介紹了研究思路。
第二章作者描述了去集體化和財政改革如何改變了地方稅收的分配規則,呈現了允許地方政府從經濟發展中征集到的稅收結余獲利的制度框架。這些新規則創造的利益和激勵對農村集體工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刺激。作者強調:此論僅限于縣、鄉鎮和村水平,這些地方最直接卷入了農村工業化。
第三章作者考慮了各種相關變量,它們決定不同地方政府對制度改革和內含于其中的激勵的反應。該章概述了農村工業發展的地理性和歷時性變化,意在揭示地方發展的邏輯。該章還思考了影響特定策略選擇的因素,不同的政治和經濟語境中的變遷如何影響農村工業管理形式和所有形式:從集體企業占統治地位到集體、私營和股份制系統更加多樣化的混合。
第四章作者或考察了地方法團主義國家的本質。該章細致展現了允許地方政府追求快速增長的各種機制,列舉了地方政府用來動員和吸收各種類型農村工業——包括私營部分——以服務自己利益的約束和誘因。該章表述了用來完成中央計劃的經濟增長的核心策略和工具,也清楚揭示了地方政府如何利用正式的制度完成市場生產。
第五章和第六章中,作者集中思考和討論了地方經濟增長對中央國家控制的政治后果。在第五章她分析了地方監管的性質。應用代理理論,該章思考了立足地方的代理人服務中央和地方利益的程度。第六章作者討論了當中央政策與地方法團利益沖突時監察系統的效度。該章把1988-1989年緊縮期間中央對地方農村企業增長的控制的效度作為一個案例進行研究。該章分析的核心在于在現存中央監管體系之外的地方支配資金的不斷增長。這兩章都借助考察地方政府如何規避中央控制和追求自身利益揭示了中央控制的弱化。
在結論章,戴慕珍思考了地方政府法團主義對中國政治未來的一些更大的含義。
(社會學所供稿)